可靠性指标统计到中压“用户”和统计计及所有低压用户后,究竟两者是否存在差距、存在多大差距,是供电可靠性管理人员应关心的事情。现通过仿真算例的分析,得到了一些规律。
1供电可靠性指标
2003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布的DL/T836《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中,前两部分解释了配网可靠性涉及的一些术语,定义了各种实际情况的类型界限,给出了我国配网可靠性的指标。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供电可靠率,供电可靠率属于概率类指标,分为3种:RS-1考虑了所有因素引起的停电事故;根据电力企业管辖区域的限制,规程又定义了RS-2,不计辖区外部电网事故造成的停电;RS-3是不计及因系统电源不足而需要限电的情况。概率类指标主要与停电频率、停电时间有关。
根据DL/T836《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定义,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总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即:
RS-1=(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其它指标可继续分为:频率类指标,如AITC(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主要和停电频率有关;持续时间类指标,如AIHC(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主要和停电时间有关;能量类指标,如AENS(用户电量不足期望值),主要同负荷规模有关。
实际上,多数低压用户对给定可靠性的直观印象并不通过RS-1这样的指标表现,他们关心的常常是家(厂、公司)一年停电了多少次,每次都停电了多长时间等等非常具体的事件。即使说RS-1已经达到99.989,用户也常常会觉得自己家(厂、公司)的可靠性远没有达到此水平,停电次数、时间远高于供电局公布的指标。
这种现状是由于现行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为供电企业考核电网运行水平设置的,仅统计了配电变压器以上的设施故障及检修。而实际上还有一部分用户停电是由配电变压器以下的低压线路、设施故障引起的,此时在配变低压侧保护装置跳闸或熔断后,配变往往仍处于正常状态,因而这类停电虽然直接影响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但却无法反映到现行的统计体系中。
因此,仅统计到10kV配变的方式,未能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可靠性水平。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应以真正的用电用户为研究对象,不论是中压用户还是低压用户。
2仿真分析
以图1所示的典型配电网为例,按中压统计和考虑低压用户来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和供电可靠率。该配电网包含了4条10kV配电线路L1、L2、L3和L4,其中L4为中压专用变用户U121,其它全部带低压用户。L1经配变降压后,通过3条低压配电线路L11、L12和L13各供给10个低压用户,即U1~10、U11~20和U21~30;L2经配变降压后通过4条低压配电线路L21、L22、L23和L24各供给10个低压用户,即U31~40、U41~50、U51~60和U61~70;L3经配变降压后通过5条低压配电线路L31、L32、L33、L34和L35各供给10个低压用户,即U71~80、U81~90、U91~100、U101~110和U111~120。
现假设线路L1、L2、L3和L4的年停电时间分别为TL1、TL2、TL3和TL4,L11、L12和L13的年停电时间均为TL1L,L21、L22、L23和L24的年停电时间均为TL2L,L31、L32、L33、L34和L35的年停电时间均为TL3L。按中压统计、按低压统计和按全部用户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和可靠率分别表示为AIHC、RS-1,AIHL、RSL,AIHT、RST。设不同的线路停电时间,可得到表1所示的可靠性指标。
表1设备停电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可靠性指标对比
由表1可得到以下结论。
通常来看,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比按中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长,因此目前的统计的可靠率比实际用户的真实可靠率偏高。
如果全部中压线路和低压线路的年停电时间一致的话,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比按中压统计的大一倍(见第1种情况)。
只有专用变用户线路的年停电时间明显大于其它线路的情况下,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才比按中压统计的小,按低压统计比按中压统计的可靠率要高(见第2、5、10等情况)。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通常不会发生,或仅仅是偶然发生。
对比第1、19和20三种情况可知,随着专用变用户线路的年停电时间增加,按中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逐渐增大,可能从小于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变化到大于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即第2种情况)。
当低压线路的故障时间明显长于中压线路故障时间时,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才比按中压统计的要大很多,可靠率则显著降低(见第3、9、15、18等情况)。
若中压线路的故障时间明显长于低压线路故障时间时,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比按中压统计的要大一些,但差距不超过1倍(见第4、7、8、11等情况)。
若低压线路故障时间都为零,按低压统计的平均停电时间与按中压统计的一般也不相同,谁大谁小取决于专用变用户与公变用户的年停电时间的对比,前者大则AIH-1>AIHL-1(见第10种情况),否则AIH-1
在专变用户较少的情况下,按低压统计和按所有用户统计的指标非常接近。
3结束语
通过多种情况的比较,发现计及低压用户后的供电可靠率、通常都比传统的统计指标偏低,实际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比传统统计结果偏长,因此,以中压配变为“户”统计的可靠率指标,无法真实反映用户的真正可靠性水平。加强可靠性统计和管理向低压用户延伸,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吕春泉,贾伟.供电可靠性统计向低压网络扩延的研究及其实现.电网技术,2000,24(3):53-54,65.
[2]乔巍,陈春,宋佃明,等.低压供电可靠性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19):72-75.
[3]张腾,张波.基于概率统计的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估算法.电网技术,2004,28(17):81-84.
[4]贾春娟.低压供电可靠性故障模拟算法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76-78.水暖之家是专注于电气,电气工程,水暖,电气设备等装饰材料的各种新闻资讯和电气,电气工程,水暖,电气设备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与网络营销服务,敬请登陆水暖之家http://shuinuan.jc68.com/